历史演变
  吴越高僧
  吴越名寺
 
 

东晋名僧支遁

   (314~366)东晋学僧。陈留(河南开封)人,或谓河东林虑(河南彰德)人,俗姓关。字道林,后从师改姓,世称支道人、支道林。家世事佛,早悟无常之理,隐于会稽之余杭山中,专研道行般若经等般若系之经典,二十五岁出家,后游京师建康,每至讲肆,善标宗会,颇为名士所激赏。时尚老庄,师每与当世倜傥之流王蒙、孙绰、许洵、殷浩、谢安、王羲之等畅谈庄子,言说数千,才藻惊绝,为时人所叹服。师形貌丑异,而玄谈妙美,养马放鹤,优游山林,又善草隶,文翰冠世。后于吴地创建支山寺,因之又号支硎。未久应王羲之之请,至吴兴,初止灵嘉寺,复于剡山建立精舍,僧众百余。又迁至石城山,创立栖光寺,木食涧饮,游心禅苑,注解安般、四禅等经,追蹑马鸣、龙树之旨。晚年复出山阴,宣讲维摩经。又于隆和元年(362),蒙哀帝召请,居于京师东安寺,宣讲道行般若经,三年后上书请辞。太和元年四月示寂于余姚坞山,享年五十三。遗有即色游玄论、圣不辩知论、道行旨归、学道诫等行世。所创般若学即色义,主张‘即色本空’思想,为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。

    [广弘明集卷三十、梁高僧传卷四、释氏稽古略卷二、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论目录、佛祖统纪卷三十六]



关闭页面
 
  杭州佛学院 © 版权所有 2004
  制作维护:杭州亿迪安网络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