磬


    (一)法器名︰又作鏧子或鏧。为铜制钵形的法器,敷褥而安放于一定之台上,以桴敲击。法会或课诵时,作为起止之节。《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》卷下〈佛衣服院〉条云(大正45·893a)︰
‘有一铜磬可受五升,磬子四边悉黄金,镂作过去佛弟子,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,背上立天人像,执玉槌用击磬,闻三千世界。’

    由此可知,古代印度祇洹精舍之一院已设有铜磬。

    在我国宋代以后,磬多被用于禅林中,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卷八〈法器章〉云(大正48·1156a)︰‘磬,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,大众看诵经咒时,直殿者鸣之;唱衣时维那鸣之;行者披剃时作梵阇梨鸣之。’又,同书卷五〈大众章〉‘沙弥得度’条云(大正48·1137a)︰‘作梵阇梨鸣大磬作梵。’现今则普及于一般寺院,各寺佛殿中均安置之,是早晚课诵、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。
磬有大、小之分。小磬又名引磬或小手磬,《禅林象器笺》〈呗器门〉云︰‘小磬,如桃大,底有窍贯绪,连缚小竹枝为柄,以小铁桴击之。名为引磬,盖因导引众故名。’又,《敕修百丈清规》〈法器章〉云(大正48·1156a)︰‘小手磬,堂司行者常随身,遇众讽诵鸣之,为起止之节。’至于大磬,即安于佛殿者,其大小不一,一般而言,口径多在一尺到二尺间。

    (二)乐器名︰又作銈。材质有玉、石、铜、铁等,主要悬于而击之。原为中国乐器,板状中曲,两头下垂。
磬之种类,有玉磬、铜磬、铁磬、编磬、笙磬、颂磬、歌磬、特磬等。古代多以玉石制之,南齐时始作铁磬,梁代又有铜磬。一般的磬都悬垂于框架上,仅单独一个,则称为特磬;如成为一组,则称为编磬。所谓编磬是将石磬十六枚,依十二律的顺序,各分八枚,悬吊于二段的横架上。隋唐时代的方响与此类似,然系由十六枚铁片组成,分上下两段悬吊,《旧唐书》〈音乐志〉即云︰‘梁有铜磬,盖今方响之类。方响,以铁为之,修八寸、广二寸,圆上方下。架如磬而不设业,倚于架上,以代钟磬。’

[参考资料] (一)《黄檗清规》;《考信录》卷一;《诸回向宝鉴》卷五;《持宝通览》卷中。(二)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〈乐律典〉卷一0一、卷一0二;《当麻曼荼罗搜玄疏》卷七;《佛像图汇》卷五;《类聚名物考》卷三0七;《盐尻》卷四十六;《世界美术全集》卷十二、卷十六。




关闭页面